核能流言終結者維基
Advertisement
Add-files-to-archive
這是一份備查資料
除勘誤與調整分類外,請勿更改內容。

1982-05-04/聯合報/02版

放射性廢料儲存蘭嶼 居民們感到驚訝恐懼

三面有山屏障.人跡罕至.設備完善 核能專家表示.安全問題.大可放心

【本報記者徐梅屏專訪】

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設在蘭嶼的「國家放射性侍處理物料儲存場」,預定十一日開始,儲存第一批放射性廢料。但許多蘭嶼的居民反對這件事,用「驚訝」「恐懼」之類字眼形容他們的心情。

他們說,如果這些廢料安全,為什麼不放在台灣本島呢?儲存場的工作人員向他們保證,儲存場的辦公室就在儲存場旁邊,距離最近,都不害怕。一位蘭嶼青年抱緊懷中的嬰兒反駁道:「你們不怕死,我們有小孩,我們怕。」

儲存場施工多年,當地人似乎一直不在意;但最近立法委員蔡讚雄在基隆跪地請願,要求台電的放射性廢料運送車不要經過基隆,突然給了他們頗大的「震撼」;蘭嶼的幾位外籍宗教界人士又灌輸他們「抗拒文明罪惡」的觀念,一種放射性將污染祖孫生存環境的恐懼氣氛,便在這塊小島上悄悄形成。

原子能委員會秘書長鄭振華苦笑著說:「儲存場就像核能研究所,清大原子爐、核能電廠,是一環重要的核能設施。政府投資了八億建設的,絕不是垃圾場。」

放射性「廢料」正確名稱應該是「待處理物料」,其放射性唯有隨時間自然減弱一途,原子能委員會曾探勘廢礦坑,但是距離地下水源太近;也曾尋找無人小島,但是砂質地質不行;如果投海,又很可能像日本以前一樣,被國際指責。最後才選定蘭嶼島暫時存放,待放射性幾乎沒有了,可能再投入廣大的海洋。

這座佔地一平方公里的儲存場,在蘭嶼島的南端,方圓五公里以內人跡罕至;而且三面背山,一面向海,地形上就已構成極佳的屏障。廢料從海上運來,在新建專用碼頭靠岸,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處長劉國鉞說,整個過程簡直可說和居民發生不了什麼關係。

裝廢料的是低碳鋼或不鏽鋼桶,內部經化學防鏽處理,長期儲存不致鏽蝕;五百公斤的裝載量;萬一自六公尺高處自由落下,也跌不破。一桶一桶放在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儲存溝?,溝深入地下三公尺,頂上覆蓋零點三五公尺厚的強化水泥蓋板。溝內溝外還有排水溝,內部及各接縫處又做防水處理,雨水點滴不入。雨水和污水兩個排水系統各自獨立。

在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任職的華裔湯先生,從儲存場上四處查看後讚嘆地說:「這等設備,太教人放心了。」

他說,美國曾在沙漠中直接土埋放射性廢料,現在和德國都採用與我國相同的儲存方法。

儘管如此,原子能委員會仍小心翼翼。鄭秘書長說,運送船已載著空桶或砂桶,從台灣航行到蘭嶼的專用碼頭「演習」過多次。初期又顧慮大家不熟悉,將只儲存低強度的侍處理物料,中強度的以後再說。至於高強度的,將只儲存在各核能電廠的儲存庫?。但是和蘭嶼居民的語言不通,以及個人了解程度的差異,顯然原子能委員會的充分理由,恐怕一時不容易讓當地人完全接受。原子能委員會已經和台東的議員們溝通,計畫最近再向蘭嶼的鄰里長們仔細說明。一位工作人員說,其實儲存場設在這?,台電也來設大發電廠,居民的日常用品、食品,台灣本島的供應也比過去更充裕,工程人員還打算為居民修理機械等等,「有什麼不好呢?」

儲存場現有十多位員工,家都在台灣本島。每一位都對放射性廢料的安全性堅信不疑,而且都說得出一篇道理。李東榮來了三年,喜歡蘭嶼的新鮮空氣和綠樹大海,和許多來「隱居一的同事一樣,他笑著說:「台北的污染才大呢。」

Advertisement